3118云顶(集团)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姚百慧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者:姚春平发布时间:2019-11-25

(学生记者:黄鑫宽)20191122日晚上七点,文沛楼5楼会议室座无虚席。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姚百慧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  1963年富尔访华与〈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的形成》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政治学系主任刘新华教授主持,政治学系李明月、陈慈航、臧扬勤老师及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其他专业同学积极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全体学生对姚百惠教授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本次讲座,姚教授主要围绕富尔访华的前后事件,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姚教授首先介绍了毛主席的“第二中间地带理论”,指出法国在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该理论的提出,转变了中国对法国的态度,带动了中国对法政策的积极调整。在这一背景下,19638月,法国前总理富尔主动要求以私人名义访华,中国给予积极回应。富尔获邀访华之际,正直东南亚形势剧变,中国在法国外交中的地位上升,富尔的身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私人身份变为戴高乐的特使。

随后,姚教授讲述了富尔访华进行的两阶段会谈。针对富尔来访,中国外交部积极应对,准备了多套方案。第一阶段双方就中法建交问题进行了初步接触,因分歧较大,双方暂时休会。而第二阶段的会谈则有了显著进展,达成《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周恩来总理谈话要点》包含了三点公开行动和三点默契,解决了法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法国与台湾“当局”的关系问题,为中法建交奠定了基础。姚教授针对国际学术界在中法建交研究中的相关争议,认为,《周总理谈话要点》是一个双边文件,而非单边文件,中法建交确实是无条件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国没有某些特定义务。

    讲座最后,姚教授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一些关于中法建交的问题,刘新华教授进行了讲座总结,讲座到此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科学研究

    最新更新
    最热文章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