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以本为本”的教育方略,我院社会学系开展了“群学与生活”社科经典读书会系列活动。读书会致力于切实增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互动与人文交流,提升本科生的文献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亦是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举措。
第二期:《私人生活的变革》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⑨
作者:王美琳
一、关于女性地位、角色的变化
之前我一直片面地认为女性地位的变化在于自我经济能力的提升,当然,这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如果置于整个社会的变革环境中,女性地位的提升和角色的转变也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如此?
在上世纪末,随着下海热潮,很多农村家庭首先是青壮年男性去城市打拼,那么家里的一切大大小小就必须是女性来承担,这凸显了她们的作用,尤其是能一个人把家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在外辛苦打拼、觉得人生不易的男性很容易觉得他们的妻子能力强。
女性地位提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50年代新的婚姻法的颁布。由于新的婚姻法允许女性提出离婚,这无疑赋予了女性在争取权利和权力的过程中一把杀手锏。娶妻本就不易,再加上对于当时绝大多数人来说,娶妻又是人生必须的程序,所以一旦女性以提出离婚为“威胁”,男子及男方家庭态度必须软下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作者可能没去提,虽然后面也确实说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就是娶妻的成本提高了,不仅仅是由于要成家的男子会和即将嫁过来的女子一起向男子父母要更高的彩礼钱(保证分家之后有较坚实的经济基础),也部分是由于计划生育造成的男女人数比例失衡,在婚恋市场上适龄女性供不应求的现状。
二、关于父权的失落以及相应的养老问题
父权的失落有很多方面,(一)国家在早期以集体、政府的身份干涉和打破了传统的以父亲、家长为首的家族活动,如祭祖等,用集体意识取代了家族意识。
(二)个人主义的兴起和代际间意识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在传统意识里,父母生养子女这件事本身就是恩情,恩情是还不完的,所以赡养父母不需要法律,光道德约束就足以让父权高高在上。但是,现代社会,人们开始认为父母养育子女不是恩情,是责任,是上一辈对下一辈人的义务。这个意识的转变很大程度上让人忽略了下一辈对上一辈的赡养的义务,可能是因为前者的冲击力更大,所以责任替代了恩情,也就弱化了报恩的思想,自然赡养的意识就弱化了。
(三)作者拟了一个标题,我觉得很有意思,“沉默的公众舆论”。在作者调查的那个村里,人们对能力的评判变成了能赚多少钱、有什么职位、人脉财源广不广,如果这个人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对于他们孝道上的缺失,村民会基于畏惧自己得罪人家的心理、以及日益增强的“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个方面作者专门说了村民空间和自我隐私观念的变化)的孤立心理,保持沉默。
(四)现代媒体和各种流行文化融入农村,对农村人的思想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开化”或者“下拉”。具体而言,大众媒体,尤其是电视、电影带来了新的时尚和观念,老一辈人根本跟不上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就变成了“老古董”。而年轻人,尤其是农村的女性,对新思潮的变化的接受度非常好,例如歌曲。很多歌曲的内容直白、热烈,所以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女性更加直白热烈。相对应,她们也希望男性也能如此,所以不再喜欢老实的人,而是喜欢能说会道、知晓冷热的贴身又贴心的男性。同时,电视等也是男女成婚时的大件配置,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向外面世界的向往是新时代年轻人的特点。
此外,照相技术也融入到乡村男女生活。例如在作者调查的这个乡村里,到了80年代后,男女在媒人介绍之后、成婚之前一定要去拍照,这成为一种新的仪式。由于拍照以及相关的其他活动,如看电影、买衣服等等,提供男女两个人亲密相处的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婚前性关系的包容和接受度,也由此影响了婚后夫妻双方对独立门户、早早分家的需求。